文公

華而不實 言猶在耳 畏首畏尾 鋌而走險


【原句】

文公五年→甯嬴曰:「華而不實,怨之所聚也;犯而聚怨,不可以定身。」

【本事】

文公五年(-622),晉國大臣陽處父出使衛國,準備回晉國的途中,經過甯邑,當地有位士
人叫甯贏,自願要跟隨陽處父回晉國,希望能得到陽處父的提拔,陽處父答應要帶他回去
。可是走到半路,甯嬴卻自己離開陽處父回家了。

甯嬴的妻子問他說:「你自願攀附達官貴人,卻又半途而廢,是為什麼?」甯嬴說:「陽
處父這個人太強硬了,古書上說,『篤實的人用強硬的態度取勝,聰明的人用柔軟的身段
取勝。』兩者兼具,是最好不過了,陽處父卻只有其中一種,只怕會不得好死吧?世上最
強硬的東西莫過於上帝,但即使是上帝,也不敢改變季節的順序,何況是一個人類,卻想
要干涉他人的事務呢?只會打打官腔,而不能給別人實際的幫助,這是大家都很厭惡的;
既干涉他人的事務,而又被大家所厭惡,這種人早晚會性命不保。我攀附陽處父,原本是
想要撈點好處,但是看到他這種樣子,只怕我還沒撈到好處之前,就會先被他連累,所以
我趕緊落跑了。」

陽處父在晉國很沒有人緣,但卻因為是前朝元老的關係,有著很大的影響力,文公六年(
-621 ),晉國調整軍中人事,晉國政府原本要任用狐射姑(狐偃的兒子)來當三軍統帥,但
是陽處父因為之前是趙衰一黨的,所以就把狐射姑撤換,改任命趙衰的兒子趙盾來當三軍
統帥,從此趙盾就成為晉國最有權力的人。

狐射姑對於陽處父把他撤換懷恨在心,而又算準了他在晉國沒有人緣,就勾結續鞫居,把
陽處父殺掉了。晉國迅速制裁了續鞫居,但是卻沒有抓到狐射姑,讓狐射姑逃亡到他父親
的老家狄部落去了。



【原句】

文公七年→穆贏曰:「今君雖終,言猶在耳,而棄之,若何?」

【本事】

晉襄公(晉驩)於文公六年(-621)去世後,他與夫人穆贏所生的太子晉夷皋年紀尚幼,還不
能脫離母親的懷抱,晉國大臣趙盾等人,擔心國君太幼小會引發動亂,就想要迎立晉讙的
哥哥,在秦國當客卿的晉雍回來即位。

趙盾派先蔑跟士會去秦國迎接晉庸,先蔑、士會還沒有回來,到了文公七年(-620),夫人
穆嬴每天都抱著太子晉夷皋,在朝廷上哭哭啼啼,說:「先君有什麼罪?太子又有什麼罪
?正牌的太子不能即位,卻要迎立一個外國的庶子,這還有天理嗎?我們孤兒寡婦,將要
何處容身啊!」穆贏又帶著太子到趙盾的家門口,跪著叩頭,對趙盾說:「先君曾經拜託
過你,要你照顧這個小孩,他說:『這個小孩如果有前途,就是你對我的恩惠;但如果這
個小孩不成材,我作鬼也不會放過你。』雖然他已經過世了,但是他說的話卻彷彿還在耳
朵旁邊,從未消失,你卻已經想要拋棄他的兒子了,這樣對嗎?」

趙盾跟其他大臣被穆嬴的死纏爛打煩得受不了,而且也開始擔心讓曾經在秦國當官的晉雍
當國君,以後晉國可能都會被秦國所控制,所以就臨時改變決議,要立原本的太子晉夷皋
當晉國國君,是為晉靈公。先蔑、士會本來要跟著秦國軍隊護送晉庸回晉國的,這時候卻
被當成晉國的敵人,被晉國大軍擋在城外了。晉國把秦國的軍隊擊潰,還搞不清楚是怎麼
一回事的先蔑、士會只好投奔秦國。


【原句】

文公十七年→鄭子家曰:「古人有言曰,『畏首畏尾,身其餘幾?』鋌而走險,急何能擇?」

【本事】

晉國從莊公二十八年(-632)的城濮之戰打敗楚國後,就一直是中原的霸主。到了文公十七
年(-610),晉國召開諸侯大會,衛國、陳國、鄭國都由國君親自出席。但是晉國卻不願意
接見鄭穆公(鄭蘭),因為晉國懷疑鄭國私底下跟楚國有勾結。

鄭國大臣鄭歸生知道晉國的想法後,就寫了一封信,派人交給晉國的執政大臣趙盾,信上
說:「我們的國君即位之後,就積極的拉攏原本依附楚國的陳蔡兩國,帶他們來投靠晉國
;陳蔡兩國距離楚國那麼近,卻不敢背叛晉國,這都是我們鄭國努力的成果呀。我們鄭國
雖然弱小,卻已經盡心盡力的要服事晉國了,但如今晉國卻說,『鄭國不聽話』,我們就
算把國力都耗盡,也想不出一個比目前更聽話的方法了。古人說,『頭也怕,尾也怕,那
還剩下多少?』,又說,『一隻鹿快要死了,就顧不得叫聲好不好聽了。』大國如果用恩
德來感化小國,小國就能當個忠心的僕人;但如果大國只想用高壓受段來壓迫小國,我們
就只能像是一隻被逼得走投無路的鹿,情急之下會流竄到哪,連自己也無從選擇。晉國不
願意接納我們,我們就要等著滅亡了,但事到如今,我們還是願意提供鄭國所有的一切,
任憑晉國使用。沒錯,我們鄭國以前投靠過齊國,也投靠過楚國,但是我們國力弱小,卻
有強國環伺,偶而委曲求全,又怎麼能怪我們呢?如果晉國還是不肯接納鄭國,那我們也
只好聽天由命了。」

趙盾被這封信所說服,派人與鄭國簽訂盟約,交換人質,重新把鄭國納入晉國的陣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dier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